logo logo_2
CN EN

荣宝斋350周年|《我在荣宝斋业务科的经历》雷振芳

2022/08/18

荣宝斋350周年|《我在荣宝斋业务科的经历》雷振芳

荣宝斋 2022-07-19 15:18 发表于北京

业务科的经历


自从荣宝斋1950年公私合营到国营以后的几十年里,在国家和各级领导的关心与帮助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壮大,侯恺经理和其他领导带领广大职工,将琉璃厂中一个私营南纸店铺,转变成国营大企业,把木版印制小作坊扩展成全国最大的木版水印工厂,创立了以“木版水印”定名的新品牌,这其中有很多创业的艰辛、重要的决策、使人难忘的事情,保留在老一代荣宝斋人的记忆里。我1964年在荣宝斋参加工作,是1966年前招入的最后一位职工,也是当时年纪最小的,如今已经过去了近六十年,很多往事历历在目,与如今在世的许多老同事们一样,对往事充满着回忆。本文只叙述一个在荣宝斋历史中存在仅五年半的部门“业务科”。


e858ccb791581f544cd5c50ddee8bfa4.jpg


十年浩劫结束后,一切都在恢复之中,那些幸存下来被解放重获自由的老干部、老领导、老朋友、书画家又来到了荣宝斋,人们对文化艺术喜爱的渴望一下释放出来,政治形势变化给荣宝斋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繁荣。经过1977年一年调整适应,终于慢慢走入正轨,1978年春节,斋领导决定举办斋藏“历代书画展”,这是时隔十几年后荣宝斋举办的第一次展览,2月7日正月初一开幕,在北京的各界人士纷纷前来观看,渡过劫难后许久不见的老友重逢,场面之热烈感人可想而知。几天的展览影响很大,给门市部也带来了好的效益。这次展览后,业务快速发展,如何跟上形势需要,只依靠营业科一个部门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二十多年来荣宝斋的进出业务全部由营业科来经办。经侯恺经理等领导商议决定成立一个进货科,从营业科分离出来,专门经管书画、文具、车间所用材料。促成这个决定当时还有一个原因,时间久了,这件事已不被人们提到,为了让大家知道这段历史,我简单做一个介绍。现在“国家画院”名字是经过转变而来的,最初成立定名是“中国画创作组”,由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荣宝斋三家联合协商成立。记得荣宝斋是侯恺经理和王大山先生参加了筹备会,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个组织的任务是,将尚健在的著名画家集中一起,抓紧宝贵时间,创作一些作品,选出其中一部分作品国家收藏,另外选出一部分做为国家政府外交礼品,其余的由荣宝斋销售,为国家赚取外汇支援建设。许麟庐先生因与全国书画家关系密切,参加了最初的组建和接待工作,同时也是常驻创作画家之一。荣宝斋有了这样一个重要任务,因此也促成进货科的建立。至于“中国画创作组”成立以后,地址和功能性质的改变,及后来改为“中国画研究院”以后又改名,就不是本文要谈的重点了。但是这个组织按原计划在一段时间内实施工作,确是历史。早期荣宝斋也曾拿回不少作品,支持了门市销售,而且还向其推荐了许多画家。总之在当时的形势下,荣宝斋需要发展振兴,成立了进货科。


1978年12月,借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进货科从营业科分出,科长王大山,副科长孙日晓、米景扬、张彦亭,科员韩度权、雷振方、萨本介、刘顺通、袁良。王大山先生本是营业科领导,孙日晓先生从水印车间调出,米景扬先生从编辑科调出,韩度权先生是解放初参加工作的老职工,一直在营业科南城、东城门市部工作,经验丰富,我和萨本介是营业科职工。张彦亭先生本是纸笔文具用品进货的负责人,也是刘顺通、袁良二人的师傅,九个人组成了新科室,五位老同志带着四个年轻人,是个强有力的班子。这里我还想指出的是,当年侯恺经理的领导班子有王士之、卢化唐、兰若天四人,他们很少干涉业务科工作,特别是侯恺经理,对王大山几位领导提出的建议,只要对业务发展有利,基本是支持的。进货科后又称业务科。下面我将这个部门存在期间做的几件重要工作,做简要陈述。


80eaab948f913ec0d04ea254aae64b72.jpg


科室成立后第一件事是建立账目,现东斋画廊应该还存有1978年建立的按编码书画进货账,首先将从创作组取回的作品按规格名称登记入账。负责书画业务的几个同志在王大山先生带领下,分别同北京和全国多地书画家联系,请他们拿出作品支持工作。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鼓舞着广大书画家,很快使中断了十多年的关系重新得以恢复。但是因此又产生一个问题,对这些书画家的创作成果,怎么付给稿酬,按什么标准,必须尽快解决。于是业务科打报告,斋领导上报出版局,经过研讨得出结果,以作者出版文字稿酬的标准,每千字最高十五元,当时像巴金先生就是每千字十五元。推定书画是每平方尺最高十五元,按书画家水平、资历依次减少,最低每平尺三元。今天看来这是点微不足道的稿酬,但在当年是一件大事,代表着中断了十几年的稿酬制度,重新被恢复,艺术家们的劳动得到了国家认可,而荣宝斋是在全国最先做到的。我至今还记得王大山先生第一次去李可染先生家中送稿费,回来后对我们的描述,他说李先生接到稿费,知道是以十五元一平尺计时非常激动,手有些颤抖连说这超过齐白石老师了啊,他代表了当年许多书画家高兴的心情。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变化,后来稿费的标准也逐步地有所提高,幅度也越来越高。为增强与书画家之间的关系,我们继承荣宝斋多年来的老传统,亲自登门到书画家的家中,不管北京还是外地,为他们提供帮助,他们也支持荣宝斋工作,关系保持十分密切。这也成为我们后来举办展览等活动的坚实基础。


6ce6f241c8daeea9b1cad3e350c7abb5.jpg


1979年春节很快到来,有了"78年春节画展"的极好反应和大家期盼,王大山先生同斋领导商定,向原文化部徐平羽、中联部李初梨二位老领导请示,借展他们的藏品在春节展出,经过与二人联系他们都表示非常支持。二人从革命战争时期就开始收藏书画文物,几十年来在收藏界是很知名的,明、清书画中较多精品,尤其是清代扬州画派作品尤为突出。王大山先生带着我和萨本介分别到二位老人家里去取藏品,他们高兴地拿出不久刚落实政策退还的全部作品,供我们展出所用。当时门市部场地有限还要对外营业,于是占用了四合院接待室、刻版车间、水印车间、装裱车间,利用工作台、裱画案陈列作品,可见条件之简陋,但是大家克服困难,按不同场地条件将卷、轴、册页陈列起来。己未年初二展览开幕,展出场地并没有影响看展气氛,各界老朋友前来观赏,都称赞道“真不是虚传”,前来观看展览的有中央及省部级领导、 部队领导、科学家、文学家、鉴定家、书画家等。大家在狭窄的环境里,互相谦让着欣赏作品,没有地位、身份区分,只有喜悦。初五展览结束,参观人数超过去年,影响也更大,在那个刚迎来改革开放的年代,展览不仅让人们赏心悦目,也看到了美好希望,并给荣宝斋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c36c3e6b81d5ea808d16bafe61af33c3.jpg


春节书画展展出的古代作品,对门市收购书画、文房用品起到了很大的影响,让人们看到古书画的价值。很多人为了改善生活及特别需要,将自己收藏的书画等石章、砚、墨等物品,拿到荣宝斋出售。为了扩大宣传收购影响,王大山先生让我去请启功先生写一牌匾,我拿着要写的内容到先生家,启先生很高兴当即就书写了,但纠正了一个用词,本要写“收购古今名人书法绘画”,先生说“书法”是写字方法,怎能收购,应写“法书”才是指作品。我将写好的条幅拿回去交给冯成本师傅,他找了块旧楠木做成竖匾,挂在大门外,至今仍保留在荣宝斋,已近四十多年。收购宣传给荣宝斋带来很大的收获,书画、文房用具都有收进,当然以书画为最多。只讲一事,原东边四合院北屋三间,一直是接待宾客所用,东西两面墙长年挂着画轴,西面常挂木版印制的徐悲鸿大“漓江春雨”或大“群马”,东墙七十年代后期,挂李可染画大幅“漓江天下景”。1977年初换黄永玉先生画“晚晴图”,业务科成立后,对这面墙的布置,王大山先生提议请当时在世老画家按固定横幅规格每人画一张,即可轮换陈列,也为斋里永久收藏。大家都认为是很好的事情,立即开始行动。孙日晓先生首先请亚明先生画了“江峡云”,后宋文治先生画了“黄山晴云”。记得何海霞先生是在荣宝斋画的,受张大千“华山云海”卷启发,作了“华岳生辉”,陆续又请白雪石先生画了“漓江一曲千峰秀”,朱屺瞻先生画“牡丹花石”,唐云先生画“白荷”。约了田世光先生画,因暂时无空未成,本应继续请人创作下去,因为琉璃厂改建,四合院将拆除等原因,计划停止了,永远失去了宝贵机会。总之那个年代业务科为荣宝斋收进的作品价值,对比一下今日就无须多说了吧。


88d8b68a48657387aa45ca19e2925543.jpg


1979年是非常忙碌的一年,在五六月份,日本西武株式会社高层,看到中国改革开放机遇,派人到荣宝斋来谈合作事宜,斋领导同业务科负责人接待,商定十月底去日本东京西武百货店举办展览,纪念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具体工作由米景扬先生负责。日本客人在京的活动,宴请书画家等工作,全部由业务科承担。这是荣宝斋第一次走出国门举办大型综合展,也是时隔十三年,中国文化艺术对外宣传到日本的首次活动,荣宝斋代表的是中国文化部,这在今天看来只是一个展览,但当年的意义远远超出这一点,它让国际社会看到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对文化艺术传播影响也是深远的。


展览定下来,准备时间只有四个月,虽说是展览,其实是一个大型展销会,有许多要准备的事情。业务科全体人员都投入到紧张工作中,7月底西武请来日本平凡社拍琉璃厂和荣宝斋的照片,在他们的期刊《太阳》杂志上发表,这一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周年纪念特辑”,主题是“北京古美术案内”,介绍故宫、荣宝斋等内容。我们全科人员主要协助拍摄荣宝斋部分,有水印装裱车间、营业商品、资料藏品等。这期刊物很快在日本出版,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更珍贵的是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影像,因为不到一年后琉璃厂就拆掉改建,车间院子,街道门面随之消失了。


展览准备的书画内容以现当代为主,除去非卖品、部分近现代作品,大量是当代作品,这就需要业务科立即联系各地书画家征集作品。日方要为此次展览出版精致画册,我们为了宣传参展的书画家,提议书后要印有画家照片、简历和常用印章印样。之后就在全国挑选出34位书画名家,搜集照片、撰写简历、打样、规划版式,这又是一件复杂而细心的工作,一部分人为此紧张地忙碌着。另外展览销售还有笔、墨、砚、印章等文具部分,张彦亭科长带着刘顺通、袁良二人,四处进货调集商品。几位科长和韩度权师傅等一起设计了一种三层大文具锦盒,名“文房之宝”,内装笔、墨、砚、臂阁、镇尺、石章、信笺、文具。另一种单层、双层名“文房胜友”,内装笔、墨、印泥或笔、墨、信笺、镇尺。赴日展览的详细情况,米景扬先生在《荣宝瑰梦》一书中有讲述,以上我仅补充业务科的一点工作。这次展览不只扩大了荣宝斋在日影响,推介了一批当代书画家,并且对我国与日本文化交流的进程,我个人认为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后来米先生同西武继续合作,举办许多位个人书画展,更加扩大了中国当代书画在日的市场,使得一批国内书画家去日本学习交流。此后各类展览不断在日本举办,这与荣宝斋1979年首次展览是有关联的。要知道北京市文物商店1988年才去日本办书法名品展,相差了近十年。有一次展览向日本书法界推出中国当代四大书法家:启功、沙孟海、林散之、费新我,在国内也是首先提出既弘扬了我国书法的悠久传统风格,也扭转了日本书道群体对中国书法的偏见。这个想法是在展览初期计划时就商定的,不但达到了预期目的,在国内也树立了四位先生在书法界的威望。


b088a53d03650ced660a87bcdb52a6bd.jpg
605fa120c3c65f2de1fae45c366236cc.jpg


这期间还有一件事情要提到,日方西武百货店在办展之外,实施了另一计划,由他们在日本组成采购团,每个团约十几人左右,到北京游览购物,荣宝斋是主要的购物点。老同事们都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门市部来的外国客人中绝大多数是日本人,每当有日本团来到,营业厅都会出现抢购高潮。西武可能正是看到这个商机,才有了采购团的计划实施。当时日方对北京参观接待点不是很熟悉,人员又不够,提出由荣宝斋派出人员支援,科领导派我和刘顺通二人跟随采购团,协助游览及用餐购物等服务工作。10月2日至9日,共接待了四批团员,四个团我和顺通始终陪同,与西武带团人员、中方翻译一起,我们负责联络落实餐厅及游览地,带日方采购团游览了天安门广场、故宫、北海、颐和园等地后,到仿膳、听鹂馆用餐,然后在荣宝斋进行购物。这次活动虽然时间很短,还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收益。可惜西武的这次尝试不知为什么没有继续下去。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1980年是荣宝斋历史中很重要的一年,迎来了国家经营后“新记”的30周年。也是发展史中最特殊的一个时段。黄镇任文化部长后,对荣宝斋极其重视,他又是侯恺经理在抗战时期的老领导,他决定将荣宝斋多年上级归属出版局领导的关系,改由部长直接领导,并指派一位联络员刘备耕做上传下达的工作。而黄部长对荣宝斋的请示,只要他认为对中国优秀文化艺术弘扬发展有利的事,都会批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侯恺经理和领导班子决定10月举办30周年纪念活动。这个活动得到黄部长的大力支持,不但批准,还特批十万元经费,那个年代这可是不小的数目。侯恺经理等领导十分高兴,决心一定办好这次活动。


52dddfb15309702d50547f6e32ba79ca.jpg71e688ba817a810ca6f52988245f6e5c.jpg


1980年庚申春节继续举办了展览,元旦过后开始计划,为区别前两次古代书画展,业务科领导商议选出资料库中近代十位著名画家作品展出。我们选作品、印制、发送请柬做展前准备,2月16日正月初一开幕,各界前来参观人员同前两次一样踊跃。初五展览结束,春节假期过后,全斋都投入到筹备30年纪念活动中。


27b0402b156aaedce0fcd48ce8603f39.jpg44096b0d1e348a18ecd539cd16c7da06.jpg


前期工作要制定全部活动的具体安排,编辑出版纪念册,确定邀请人员数目,接待、住宿、餐饮、往来交通、购置游览门票等多项工作,都要落实,各部门分工负责,经理室总体指挥。整个计划是:在西苑饭店接待国内书画家住宿,在北京饭店接待香港客人,主要活动在西苑饭店举行。其中安排有笔会和参观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荣宝斋藏品、木版水印画展览”,游览戒台寺、潭柘寺、卧佛寺等,答谢宴会在和平门全聚德烤鸭店举行。活动时间定在10月27日——31日五天,接待工作量很大,各部门都抽调职工在不同环节服务。下面我只讲业务科在这次活动中的工作。


业务科在展前按邀请名单发出请柬,帮助资料室挑选展品,布置展览。27日前,由王大山、米景扬二位先生带领,主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书画家,除了北京被邀的大部分书画家,还有来自江苏南京、天津、山东、上海、陕西、广东、浙江、河南、云南、福建等地的著名书画家。我就不一一列出了。日本客人有“东方书店”安井正幸和森柱和弘,西武百货店代表。孙日晓先生和我负责接待香港客人,这次通过香港新华社组织的一行十几人,很多是知名人士,由香港集古斋、博雅艺术公司带队,有岭南画派居港著名画家杨善深、导演李翰祥夫妇、朱牧夫妇、著名美术评论家《美术家》杂志主编黄茅、著名医生、艺术馆工作人员等,其中有的人是从没有或多年没有来过北京,对北京发生的变化和新气象感受很深。后来李翰祥拍摄电影《火烧圆明园》,朱牧夫妇拍摄电影《木棉袈裟》,和我们的这次邀请是有关系的。遗憾的是当时他们在活动现场拍了纪录片,我一直以为咱们资料室有留存,前些年查过没有找到。


展览与活动也得到在京的许多老领导、老朋友的热烈支持。记得赵朴初先生既参观美术馆的展览,也参加了答谢宴会。我以为,这次纪念活动在那个时间举办,意义是重大的,我也在多次接受采访时提到这点。首先荣宝斋借举办30周年纪念活动之机,将全国多位著名书画家请来欢聚一堂,这是在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以来,继1979年10月中国文联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举办的全国书画家大聚会。作为一个央企,落实了党的政策,团结鼓舞了广大书画家。通过这次活动荣宝斋与各地书画家关系更加紧密,为以后开展工作拓宽了道路,增强了国家级画廊的形象。为此次纪念活动,张彦亭科长带领刘顺通、袁良,到纸、笔、墨厂定制质量优良的商品,满足营业销售需要。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安徽红星宣纸厂定制的,纪念30周年特种净皮宣纸,经过和厂方提出要求,使用最好原料,按严谨的生产工序抄制,所以这批纸的质量是近几十年来最好的。李可染先生对宣纸的要求最为严格,非常注重浓淡墨在纸上的层次效果,他使用后很是满意,还留存了一些。如今已是一纸难求了。


还值得一提的是十万元经费,活动中使用是很节简的,开销中有一大部分是来宾往返的交通费用,那个时期政策已很严格,人们的思想也是洁净的。记得活动结束后,侯恺经理对我们说举办全聚德答谢宴会,他还是有些担心,怕挨批评,那天看到曹老来了他才放心了。说的曹老,是位老革命,曾任驻外大使,对外文委副主任,十年后平反,当年任中纪委委员,中顾委委员。可见斋领导在经费问题上是很注意的。


借此谈谈荣宝斋田黄石中的两件藏品—— 一对怡亲王的大对章,是在业务科即将成立前收购的,我是亲身经历者之一。1978年中一个星期日,管业务的其他人在休息,我和崔振昆师傅在柜台值班,琉璃厂的老先生(原东街宝古斋的经理)邱振生,拿着一个布包和一卷轴,找到崔师傅,因二人都是琉璃厂解放前老人,十分熟悉,我也认识,直接就说:老崔,我有点东西要卖,崔师傅看了我一眼,我们二人就陪他进了东边圆门内,他打开包拿出两块大田黄石方章,就是“和硕怡亲王宝”“冰玉道人之章”,他说是他的老掌柜所存,十年浩劫中埋在老家的地下,现在需要用钱想卖了,说了一个价钱,现在看来微不足道,四十多年前却不是一个小数目。又打开纸包画轴,是一张杨继盛的字,邱师傅说,这张不真,一起给你们吧。因科领导不在,就让邱先生先留下东西走了。他当场没有提任何条件,也没有讲价还价的表示。邱先生年七十多岁,已从北京市文物商店退休,据我所知也没因此事找过侯恺经理有什么交换条件。第二天王大山先生、营业科刘振业科长、韩度权师傅上班,崔师傅和我向他们汇报了此事,大家看了石章后没有疑问,只是对石质成色,觉得不如资料室旧存的小田黄石好,当然田黄石属寿山石大类中一个品种,田黄又有产地和品像名称之分。正巧文物管理处(文物局成立前的机构)两位为门市部打火漆印的老先生傅大卣、李孟东来到,那时出售超过规定年代的旧印章、石砚等,需要他们审定盖红火漆印才可出售,海关可以放行。我们拿出石印请傅、李二位给鉴定提出看法,二位一至认为是田黄石,是好东西。同我们几位老同志看法一样,于是请示了侯恺等领导,决定按要价收购,那张假杨继盛书轴也一同留下了,邱先生来了很顺利办了手续。没在出让价钱上有异议,更没有说什么将石章锯开可多卖钱这样的话,带有亲王印文的印要比小石块更有价值,在琉璃厂干了几十年的老板,不会这样说的。这是我了解的田黄大对章收购经历,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1986年9月收入大田黄王一事,是米景扬先生和袁良二人亲赴福建办理的,米先生书中有详细记载,我无须多说。只记得他们带回石件,大家兴高采烈的样子,和后来将原石洗磨刨光时的兴奋情景。


1984年6月5日,出版局领导来荣宝斋宣布,侯恺等四位经理免职退休,任命蔡金鹏为经理。6月29日决定业务科解体,业务回归营业部,存在了五年半。


业务科上下九位同事几年中做了许多工作,我只写了很少一部分。五年半的时间在荣宝斋历史中只是短短一瞬间,却给我留下许多难忘记忆,更是非常怀念那段友好情谊和美好时光。此文如有不足之处,恳请当年同事指正。谨以此文纪念已离开我们的侯恺经理和王大山先生等老同志。




作者:雷振芳


列表 > 相关推荐

黑釉(乌金釉)瓷鉴口诀

单色绿釉的鉴别口诀

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鉴赏口诀

民窑青花瓷鉴赏口诀

款识年纪鉴定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