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_2
CN EN

青花瓷铁锈斑的原理论述

新闻资讯2022/03/08

青花瓷铁锈斑的原理论述

 

摘自王国丙老师专著《古陶瓷鉴定(口诀)科学解析》

 

 

青花瓷是世界公认的最美的瓷器之一,其影响之大、在世界上应用之广泛、历史之悠久,堪称世界之最,因此也是瓷器爱好者、收藏家的首选之一,特别是明、清青花瓷更是受到推崇。

在古代青花瓷中常常会看到青花瓷的表面出现铁锈斑,也叫“凝聚斑”或称“钻”,叫法虽然不一样,但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即青花出现斑迹。这种斑迹是制瓷过程中出现的瑕疵,也是古瓷鉴定中的最重要依据和一个关键的证明点。每个时期用钴料不同,研磨淘洗精度也不一样。如:用元代及明早期的“苏料”,即“苏麻离青”制作的青花瓷的青花表面常常出现斑痕,这是因为“苏料”含铁比其他青花料多造成的。元代和明代早期多用“苏料”,如明代成化是用平等青,淡雅几乎无斑痕,而明代嘉靖时期多用回青,没有斑痕。如果对这种斑痕状态特征看得准,就可以断代,断出是否是元、明的瓷器。又可以依据工、刀工、刀法、画面、器型等断出是元代还是明代哪个时期的,如是明代永乐时期的,还是宣德时期的,等等因此,对铁锈斑的认识成了古代青花瓷断代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依据和重要条件,也是鉴定师需要掌握的鉴定技术,能否准确判断铁锈斑也是检验鉴定技术的一个重要标准。

既然古代青花瓷的铁锈斑如此重要,那么识别铁锈斑的成因和类别,就是突破铁锈斑鉴别的关键,这也是鉴定师能力的体现。

铁锈斑是由青花钴料内含铁所致,各种青花料的含铁量是不同的,有多也有少。在古代因技术落后,受技术的限制,淘洗不好,使青花料中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铁的成分,这是青花料在熔融过程中留下的瞬间痕迹。因此制出的瓷器就在青花表面存在或多或少的斑迹,这种斑的形成原理是和钴料成分、钴料的筛选精细度有关,与烧制温度、绘画蘸料浓度、运笔状况、烧制中的升降温方式有等关。正是这些做法和状况使铁锈斑的多少、大小、形状产生了不同,也正是因为这些在烧制成的青花瓷的青花在釉面生成铁锈斑的因素已被人们认识并且掌握,才被一些人仿制了假的铁锈斑,使得市场上的古代青花瓷有真有假,给市场造成了混乱,给文物好者造成了麻烦,给买卖关系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也给鉴定师提出了难题和鉴别的要求(有些鉴定师的错误就是错在了青花的识别上了)。

青花钴料是钴料矿的原矿石,原矿石是钴化合物,不是提炼后的纯钴,钴矿石是时多种成分构成的矿物,因矿中含铁,在烧制青花瓷的青花表面才有形成斑迹的可能,这一点是公认的,也是青花瓷形成斑迹的基本原理,也就是说,斑迹是含铁形成的。斑迹形状是研磨、淘洗、烧制制度形成的。

在元代青花瓷上的斑迹一般来说是比明代的斑痕大而多,痕迹也显重,而明代的斑痕越来越小、少、轻。这是什么原因呢?

从铁斑的形成总结起来看,有如下几个条件可以解释:

1.青花料含铁量高,形成的斑大而重。

2.与青花料的研磨、淘洗精度有关。

3.与绘画中蘸料浓度、重描还是淡描有关。

铁的特性是在700摄氏度时金相结构产生变化,特别受到周围的温度环境和化学成分的影响更大,在金属冶炼中常利用铁这种特性制作特种钢材。铁在高温下熔化,熔化后可流动,铁分子相吸,互引相聚是金属铁的特性,降温时凝聚,当颗粒熔化后,在一定距离下产生相吸凝聚,这种引力在熔化后的高温下颗粒越大,凝聚吸引越快,游离速度也越快,引力越强。在同等距离时,如果颗粒变小,凝吸引力也会变小,不管大还是小,都是小点聚集的斑痕铁分子游离中相互吸引凝聚,这是铁熔化后分子的特性。

在降温还原时的铁分子运动特点是:大的颗粒和单位面积数量多的相聚速度快,形成大斑块;小的颗粒单位面积数量少,因此颗粒小相互吸引的作用力也小,相聚速度也慢,还没有相吸到一起就降温了,铁分子相聚能力变小斑迹也小。这就样,斑也个渐定“所烧结铁斑龙头铁斑明显是大斑、小斑的形成过程。斑的形成与钴料成分和在高温下的自然流动有关,也与青花料的淘洗精度有关,这是铁的特性造成的。铁分子的固有特性造成了烧制过程中的自然流动态,所以它散落在笔路中,斑显少而小坑呈点状,这种状态多出在明代。而元代的颗粒大,在熔化后吸引力大,颗粒又多,是造成元代斑迹大的主要因素,是铁元素在高温物理状态下的反应,是斑形成的原理。在瓷器青花料的痕迹中,大小斑痕都是在烧制时留下来的钴料熔融状态,是青花料在熔化过程中的自然状态,是当时胎釉烧制工艺留下的历史瞬间,是最真实的痕迹和历史的记录,是鉴定古代瓷器最可靠的依据。这是我们从材料原理上鉴定的方法,也是揭秘古代瓷工艺的课题之一。

依据上述特性可知,元代的青花应用钴料除铁工艺差、铁锈斑就大;而明代提高了研磨淘洗精度,所以青花瓷的青花表面斑迹也小了。这是铁分子磁性物质的特性造成的,也是铁所具有的特殊物理属性所造成的。由于青花料的精制程度不一样,而斑迹也不同,又因为烧制、绘制、用料的技术水平提高,青花瓷的表面铁锈斑也就逐步减少了。

“苏料”含铁,又是进口的料,这种进口料在中东的伊朗400公里以外的一个矿中生产,后来这矿被采光,以后没有了这种钴料。在中国,是在明成化以后逐浙成少,到明正神以后就彻底没有了。因此,只要是含有“苏料”的青花流器,这明代正德以前的青花。钴料的出现与消失为鉴定提供了依据。而大多数使用是苏料”的青花瓷器是元代和明代永宣时期的(因那时“苏料”青花瓷产量高),所以人们争相收藏。但是,在几百年的商业贸易中,进口的“苏料”不可能只有景德镇用过,这个问题要有历史依据来证实才行。其他钴料青花因含铁低、斑痕少,“苏料”的斑不管大小都是小坑点聚和而成,否则就是伪品。其他钴料烧成的青色也不同,都没有“苏料”青花那样浓艳,也没有“苏料”青花那样中西结合的纹饰和造型上的完美观感,又因国产料多,现在仍可采用,因此不如“苏料”青花那样贵重。但是否是只有景德镇用了“苏料”,还是一个谜,相应问题还有待考证。

元青花与明青花是不同的。元青花的斑迹大而深,斑常有褐色,运笔笔路中的下缘常出现锯齿形晕散和串珠形坑点;而明青花少有褐色斑,晕散轻,但是有棕毛坑。小坑点存在于运笔的笔路中,因淘洗的矿料精度提高,斑点变小。在仿制品中,这种斑迹没有晕流散,有的有斑而无自然的棕坑形斑点,即斑内无坑点。可是只要是用“苏料”与其他钴料勾兑的青花瓷上,这种晕流散及斑坑点就依然存在,这说明“苏料”中所含的铁是产生坑点的关键。因此,对斑迹的认识是关键,也是鉴定能力的体现。

其他钴料烧制的青花纹饰上,由于钴料本身含铁少,又加上研磨和淘洗技术的提高,在明代尤其是宣德以后,青花纹饰已逐渐减少甚至没有了斑迹。国产料中,只有在浙料青花瓷中用涂抹绘画技法的青花瓷上出现熔融痕迹,但青色中又泛紫红色,与“苏料”色的斑痕迹明显不同,浙料也不存在“苏料”的那种坑点斑及锯齿形晕散,而是在釉面上显现出熔流痕迹。这种痕迹是浙料含有比铁重量还重的锰造成的,在同等温度下,重力造成了流动痕迹。

 

在明代及清代的青花瓷器上也常常看到偶尔的斑迹,这与元明时期普遍存在的“苏料”斑痕不同,特别是崇祯以后,由于对钴料采用了煅烧技术,绘画又很细致,笔路及画面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特别应注意的是,在浓艳色度上可以模仿得很像“苏料”,但这种勾兑后的假“苏料”的不足是晕流散不够,人造的晕散也非常不真实,颜色像但斑痕都不像,所以鉴别斑迹及晕散是关键。

古代青花瓷的早期鉴别,“苏料”有斑迹及晕散,在用其他钴料时少有或没有,色度也不浓艳。

唐青花的瓷化程度不如元青花,唐青花胎显软,元青花以后青花瓷器瓷化的程度(也称硅化程度)更高。

从器型、色度、绘画、刀工、底足、制胎等多方面去看,再加上对钴料、铁锈斑等认识区别,就会提高对古代青花瓷的鉴别能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古代在每个时代用青花料都有自己的偏好用料,这就等于给我们提供了以古代青花料推断时代的依据。

古瓷洗料不够均,有斑沉色正常用。

各料斑痕不一样,看斑鉴料断其因。

 

 d6dc2541c6ff05db68b1e419ea5231d.jpg

8eedd89054a91d3f95857f9c26439b4.jpg 


列表 > 相关推荐

黑釉(乌金釉)瓷鉴口诀

单色绿釉的鉴别口诀

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鉴赏口诀

民窑青花瓷鉴赏口诀

款识年纪鉴定口诀